阅览室的新玩法
去图书馆除了看书、查资料,还能干嘛?
5月27日,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中心的“创·新空间”主题阅览室在上海图书馆正式向读者开放。这个以“激活创意、知识交流”为主题概念的阅览室旨在为读者提供智能化、全媒体专题信息服务,为创客、极客及专业设计人员搭建主题服务的知识平台和体验艺术创意的智能空间。
位于上图3楼的“创·新空间”以白色为基调,打造了一个充满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空间。“阅读区域”、“专利标准服务空间”、“ic共享空间”、“创意设计展览空间”、“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等五大功能区域互为补充,相通相连而不隔断。
进门左侧是“全媒体交流体验空间(ubiquitous digital space)”,由三部分设备组成。其一为6幅波浪造型液晶显示屏,前期将展示世界各国珍藏名画,当人们从荧屏前走过,通过动作感应式智能互动功能,显示屏会自动翻页。一组大型创意数字化展示台,使用20点触控的触摸技术,用于展示设计历史、创意作品或进行各类主题文件分享,最多同时可以打开20个页面。旁边的三组数字创意台,通过智能桌面触摸屏提供视频、图片交换,读者可以在这里开“easymeeting”,展开创意风暴。
在“创意设计展览空间(ideadis-play space)”,最炙手可热的2套3d打印设备正在这个区域展示,为大众介绍最新3d打印技术。馆方也表示,图书馆将逐步开展提供打印服务,并且不设置任何使用者的身份门槛。
普通人的小发明
在“创意设计展览空间”区域,“新车间”的展示吸引了很多好奇的读者。会走路的小机器人、复古游戏机、四轴飞行器……这些都是“新车间”的创客们的作品。新车间是国内的第一个创客空间,在2010年底由谢旻琳、伍思力夫妇和李大维发起。而创客空间的概念最早的发源,几乎可以追溯到1978年,乔布斯(steve jobs)和沃兹尼亚克(steven wozniak)在他们的工作室里展示了苹果0号的成果。创客空间是为民间的硬件高手、电子艺术家、设计师,diy爱好者和所有喜欢自己动手捣鼓各种东西的人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社区,人们可以在里面根据兴趣共同开发包括电子,嵌入式系统,编程和机器人等不同主题的有趣、有意义的项目,而后与企业、社会对接,以使得项目能够产品化走进日常生活。
“新车间”入驻创·新空间,体现了“创·新空间”旨在努力打造“设计师家园”、“极客先锋”、“创客天地”的努力。而大众将有机会借此机会参与创意互动,与“设计”亲密接触。
社交的新话题
以前,在图书馆,人们常常只是比邻而坐的读书人,很少有机会互动。创·新空间则极大地拓展了这种可能性。而这其实只是这个城市中众多以设计为主导的公共空间中的一朵新涌现的浪花。
这两年,“设计”、“社交”都是热词。社交媒体、社交网络,“社交”似乎正在拯救一切。借“设计”的名义社交,是一种进步。上海跻身“设计之都”已经三年,但从上至下,对“设计”与生活,设计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解读,依然流于表面。从大的来说,“中国制造”必须过渡到“中国设计”,作为中国设计领头城市的上海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而落到细节,如何让市民参与其中,共同营造作为“设计之都”应有的氛围,吸引人们对创意的关注,是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努力的方向。
“设计”这个词的含义逐渐被深度解读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设计是服务,是新媒体,也是一种管理、经营模式。它属于所有人,也意在被所有人使用。从这个意义而言,设计是一个绝对的公共性话题。当越来越多类似创·新空间的公共空间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当人们越来越关注设计,并乐于参与其中的时候,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才可能被真正实施和贯彻。
创·新空间
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们,因为对3d打印机的共同兴趣聊起天来。还有很多人在数字化展示台上同时检索欣赏名画。那边厢,四五个年轻人正通过“easymeeting”系统开在线会议……这热闹的场景正在上海图书馆新开放的创·新空间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