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灵隐寺消息,2018年7月17日上午,来自全国佛教图书馆系统的100多名嘉宾,汇集杭州灵隐寺,参加全国佛教图书馆联盟成立仪式。《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修订版)发布会同时举行。当天下午,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佛教图书馆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共商佛教图书馆资源互补、互相协调、共享服务大计。与此同时,第一期佛教图书馆分类编目研修班开班。
佛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大寺院图书馆、佛学院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的佛教图书馆,虽然各自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大多限于一馆一地,缺少馆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各馆各地间的发展差异日渐显著,制约了佛教图书馆的均衡发展。
中国佛教的发展,佛教图书馆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渐成为大势所趋。为了增进佛教图书馆间的交流,加强佛教图书馆间的联系,避免重复建设,杭州灵隐寺云林图书馆联合中国佛学院图书馆、北京龙泉寺龙泉图书馆、上海佛学院图书馆、江苏尼众佛学院图书馆、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图书馆、河南登封少林寺图书馆、广州大佛寺图书馆、成都文殊院空林佛教图书馆、杭州佛学院图书馆、苏州西园戒幢寺图书馆(戒幢佛学研究所图书馆)、苏州寒山寺佛教图书馆、宁波七塔寺栖心图书馆、上虞多宝讲寺图书馆等,发起倡议成立全国佛教图书馆联盟。
光泉法师在致辞中说: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佛教图书馆该如何从自身的特点和属性出发来发展和建设,如何建立一个很好的科研服务体系和信息的共享体系,已成为当下佛教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平台。成立全国佛教图书馆联盟,无论从哪个维度来讲,都必须做且意义重大。这是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科技的发展,也顺应了新时代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
全国佛教图书馆联盟的成立,是一个新的开端,希望能真正产生服务,使信息和资源得到放大和共享。他号召全国佛教图书馆在这个平台上,以更大的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提供智慧启迪、慈悲能量。
王德好先生在致辞中说:杭州史称“东南佛国”,在中国佛教文化对外交流中,具有重要文化影响及历史地位。隋唐以来,中国在与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化交流中,佛教典籍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灵隐寺云林图书馆一直致力于馆藏图书分类法的研究。2005年编成的《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经过十余年的使用和不断总结,通过两年多的修订,《云林佛教法》(修订版)终告完成,在此表示祝贺。王德好先生希望新成立的全国佛教图书馆联盟,能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全国佛教图书馆提供优质服务。
下午,全国佛教图书馆联盟举行第一次成员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商定联盟章程和资源共享规则、合作事项。
来自全国各大寺院图书馆、佛学院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的佛教图书馆的100多位学员,当天下午参加佛教图书馆分类编目研修班学习。
中国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曹玉强老师讲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
7月17日至21日,学员们将系统学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文普通图书数目数据制作方法》和《云林分类法解析》、《云林分类法实际使用》、《云林分类法》(修订版)解读等知识。
附:杭州灵隐寺云林图书馆简介
早在清道光年间,浙江巡抚、著名学者阮元在灵隐寺创建了"灵隐书藏",可为中国较早佛教公立图书馆之一。为了让佛教四众弟子有一个学习佛教经典之所,杭州灵隐寺经过多年的筹备,于2003年建立了云林图书馆。
图书以佛教类为主,社科类为辅。佛教教理,经、律、论三藏,布教、仪注,佛教宗派,佛教寺志,佛教史、传记等都有丰富的馆藏。藏经有《大正藏》、《卐续藏》、《乾隆大藏经》、《永乐北藏》、《房山石经》、《敦煌大藏经》、《高丽藏》、《碛砂藏》、《频迦大藏经》等12种之多。此外还有一些英、日、朝鲜、泰国文的佛教典籍。与佛教相关的社科类图书包括中外哲学、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经典著作,也入馆藏。
云林图书馆创建始初,确立了采用现代化管理的理念,旨在办成一个典籍丰富、服务良好、使用便捷、管理科学的现代佛学专业图书馆。购入datatrans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对全馆各项业务工作如采编、流通、文献检索等实行自动化、标准化管理,馆藏书目数据以标准cnmarc格式提供网络共享。馆内采用藏阅一体的管理模式,读者可以在电脑终端上查询各类书目信息,也可在书库里自由浏览、取书借阅。
云林图书馆参照台湾香光尼众佛学院的《佛教图书分类法》96年版,对b94佛教类进行了扩编和修改,编辑出版了《云林佛教图书分类法》,将原有32个类目增加至500多个。不仅解决了因原表类目简略而无法分类的困难,同时突出了佛教图书馆的专业特点,并使扩大后佛教图书的类目与非佛教类图书的类目,在配号制度上浑然一体,无缝结合,为培养现代化的合格僧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