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馆生存现状调查-凯时kb88官方

国外图书馆生存现状调查

[ 业界新闻] 2017-06-09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唯一必须知道的事,就是图书馆在哪里。”网络时代,民众的阅读习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往作为重要阅读场所的图书馆,能否独善其身,靠什么强化自身的存在感?让我们走进国外的图书馆,去了解一下它们的生存现状。

走进德国最美“书魔方”

在德国,“图书馆热”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冲击而出现消退的迹象。德国图书馆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德国的公共图书馆总数达9858个,每8260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位居世界前列。

斯图加特市立图书馆被称为“德国最美图书馆”,外形是一个类似魔方的建筑,因此也被称为“书魔方”。“书魔方”共11层,内部有可供千人阅读和学习的阅览室。

图书馆主管罗斯勒尔女士介绍,自2011年底开馆以来,“书魔方”每年吸引260多万读者,慕名而来的游客每天也有5000人之多。把阅读之地做成景点级别的存在,这正是德国人在网络时代经营实体图书馆的思路之一。

像“书魔方”这样的图书馆,在德国各地是必备品。图书馆联合会专家提尔兹介绍,图书馆生存下去的前提是拓展特色服务。像咖啡厅、儿童娱乐区等配套场所已经司空见惯,更多服务瞄向职业培训进修。因为措施得当,德国的图书馆数量不减反增,每年有1.19亿人次光顾公共图书馆。

“共享图书”成英国社区宠儿

居住在英伦,文化生活方面感受最深的,是专心读书的人很多。虽然和书店相比,近年来英国的图书馆数量有所减少,但总体上仍有很强的存在感。尤其是社区图书馆,深得民众喜欢。

距离伦敦市中心帕丁顿街心公园不远,有一家马勒本图书馆。该馆位居城市繁华地段,3层的砖体建筑透着历史沧桑感,门前绿树摇曳,环境安静优雅。进入图书馆,一层左侧是小说类图书区,右侧是儿童图书区。中央辟出一方偌大的空间,供孩子们趴在地上阅读,或进行拼图、剪纸游戏。馆内整体气氛非常接地气。二楼学习区可以免费上网,网速很快。地下室是报刊阅览室和资料档案室,英国各地主要报刊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资料也很全。

工作人员黛西介绍说,“我们所的威斯敏斯特区,共有14家图书馆。我们的借阅证在其他家图书馆都通用,还书也可以到其他任何一家。借阅期快到时,我们会发邮件或短信提醒”。如此便利的服务,让人联想到国内正在流行的共享单车,也许可以称之为“共享图书”吧。

英国政府有个规定,城市中一英里的范围内就要有一座图书馆。伦敦现有大约400家各类公共图书馆。像马勒本图书馆这样虽然不太大,但非常实用的社区图书馆遍布伦敦各小区,深受民众喜爱。

图书馆是日剧里的“颜值担当”

在日本,书籍的定价往往很高,国内花二三十元能买到的书,在日本可能要花100多元。对于爱读书的日本人来说,最经济的方式是到图书馆借书看。

日本人相当重视诚信,正因如此,借书制度十分宽松,一个人一次往往可借一二十本书。如果归还图书时赶上休馆日,也不必担心,图书馆门口设有小窗,只要将书投进去就可以了。

日本人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倾向于营造家一般的舒适感。对市民来说,图书馆不仅是读书读报之所,更是集会、休闲甚至娱乐的去处。在当地政府资金充足的地区,图书馆更是提高生活质量、体会文艺气息的地方。日剧里,别致挑高、气派宏伟的建筑往往是图书馆。

在日本,秋田县国际教养大学的图书馆以365天24小时“不眠”闻名。这家图书馆,高大宽阔的落地窗不仅让室内日照充足,还为读者提供了宽阔视野。读累了放下书看看窗外,“青山绿水白富美”的感觉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东京都成蹊大学图书馆堪称日本图书馆界的“颜值担当”。馆内“悬”在空中的球形阅览室,完全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让人有种浮在空中看书的错觉。

日本的图书馆正向人际交往的平台方向转换。变脸的背后是互联网给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现实中的交流机会少了,图书馆便成为社交的替代场所。(青木、 黄培昭、黄文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