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这类文化节目特别火。看到银幕上的人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很多人在羡慕之余不禁抱憾“书到用时方恨少”。经常去图书馆和书店的人们也开始发现,在公共图书馆和书店感受阅读氛围、享受阅读乐趣,渐渐成为城市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每到周末,知名书店和图书馆的讲座,参加者众多。在这些场合中,常见为参与一场活动在来回路上花费几个小时的读者。
这些都在说明,随着人们精神文化诉求的提升以及城市文化风尚的兴起,以阅读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市全民阅读将重点完成包括健全全民阅读设施网络、加强全民阅读内容建设等在内的八项任务,并在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全民阅读体系。如此搭建推动全民阅读的制度平台,来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满足人们对阅读的高贵追求,就是在通过制度来保障人们阅读的权利,让民众有意愿、有条件去读书。
尽管阅读是一件相对私人的事情,但阅读权也是最基本的文化权利之一。一座城市民众阅读权利的实现程度,一定意义上也标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重庆以制度的力量推动全民阅读,本身就是在保障一种文化平权,是一项民生工程。只有当政府成为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的主要责任人,肩负起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阅读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公共责任,使人们有地方读书、有时间读书、有好书可读,一座城市才可能拥有高贵的书香气质、雍容的文化气度、崭新的文化气象。
事实上,为促进全民阅读订立制度与法律也是众多国家通行的做法。比如,美国在1997年就出台了《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掀起了一场“阅读挑战行动”,在随后的1998年,又出台了《卓越阅读法》;日本2001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明确了国家、地区和公共团体在读书活动中的责任,全方位指导读书活动的开展;韩国1994年颁布了《读书振兴法》;俄罗斯则于2012年出台《民族阅读大纲》……这些有关阅读的制度和法律尽管各有侧重,但着眼点都是在帮助和促进国民更亲近、享受阅读和智慧。
同样,在全民阅读立法正式纳入议事日程的背景下,重庆这次制定《纲要》,就是通过明确政府在推进全民阅读中的责任,来保障每一个市民的文化权利。《纲要》中既提出要提档升级公共图书馆等阅读服务机构,又要持续开展读书月等品牌活动,既明确要在加强阅读硬件上下力气,又要在提升阅读内容建设软件上花功夫,既有壮大全民阅读社会参与力量的决心,又有提高全民阅读数字化水平的创新。可以说,整个《纲要》涵盖了全民阅读的方方面面,可谓重点清晰,有的放矢,旨在从全方位、多维度打造重庆的全民阅读体系,提升重庆的阅读指数,营造蔚然成风的阅读氛围。
全民阅读的状况标志着社会精神的状况,推进全民阅读也就意味着引领社会精神。如今,规划已经制定,《纲要》已经明确,接下来,就要让《纲要》中描画的全民阅读蓝图尽快落地,让全民阅读照亮城市未来。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我能想象天堂的样子,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同样,我们能想象实现诗意栖居地方的样子,应该也是一座充盈书香的城市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