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滨湖世纪社区的居民来说,这里既是孩子们的欢乐书海,也是青年人的阅读天堂,更是中老年人的精神家园……走进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宛若步入一个智慧化的“公共书房”,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理念先进的服务模式、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乐意走进这里闻书香、游书海。
对于合肥来说,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既是合肥首个尝试外包运作的图书馆,也是“儒林”在合肥地区承接的首个外包模式运作的图书馆。合肥与安徽儒林书业集团亲密合作,变“办文化”为“管文化”,既为群众提供了专业化、智能化的读书服务,也推动了我市图书馆“市、区、社区”三级网络建设,智慧地实现了“政府、企业、群众”三方满意。
当然,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公共文化服务外包是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又一个破冰之举,它不仅标志着我市首家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作的正式开始,更是合肥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的美好开端。
多元阅读功能引领“悦读”风尚
自从4月22日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在社区安家落户,许冬梅和她的女儿徐天润便将“书房”搬到了这里。每天下午,刚上一年级的女儿一放学,母女俩准保在这“泡”上一两个小时。
在借阅综合服务区看到,宽大柔软的沙发旁摆放着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开放式书柜,绿色植物点缀其中,现代气息十足。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大开间的设计使这里更像是大书房。放眼望去,读者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每个人都手捧书籍各得其乐。除了借阅综合服务区,这个近1000平方米的图书馆还设有期刊服务区、电子服务区、视障阅读区、亲子活动中心、科普综合体验中心等,可谓一应俱全。目前馆内拥有藏书7200余册,预计总馆藏量将达到3万册,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少儿读物、古典文献、地方志等多领域,可以全方位满足辖区居民的读书需求。
安徽儒林图书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蕾蕾说,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免费阅读、全年龄段阅读、全阅读手段、全开架、全心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深受居民欢迎。“短短4个月以来,在到馆人次、图书借阅量、读者满意度等各项指标上均取得较好成绩。目前,总到馆人次过2万,图书流通量6300多册,流通率近90%,读者群覆盖老中青各类人群,其影响范围已辐射到整个滨湖区域,成为辖区居民日常阅读学习首选之地。”
丰富阅读活动铸就“书香社区”
为什么会在社区建设一座如此高规格的图书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图书馆,为居民提供立体化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养老、用文化育幼,使图书馆成为社区的文化纽带。”滨湖世纪社区党委副书记、服务中心主任束红英说。
此言不虚。父亲节就要到了,图书馆邀请了社区的15个家庭走进图书馆,让小朋友在父母的帮助下,齐心合力地为父亲制作一个图书绘本。在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阅读室内,小朋友们发挥奇思妙想,亲手绘制着一本“送给爸爸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梁明霞说,类似这样的主题阅读活动,图书馆已经开展了20多场。比如,雷锋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三八妇女节“约会女人节”主题活动、“我的阅读我做主”最受青少年喜爱图书推荐评选等。
一场场接地气的阅读活动不仅让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化身社区居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更成为社区党委、服务中心打造文化养老、书香滨湖品牌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图书借阅管理、电子阅览、读书活动、快乐学堂、寒暑假儿童托管等综合便民利民惠民功能。就在最近,该社区以社区图书馆为主载体,启动了“书香滨湖·书式生活”2014阅读季活动。阅读季期间,为小朋友开设“快乐学堂”,为爱美女士开设“美丽课堂”。
文化服务新模式打造合肥“靓丽名片”
在许冬梅眼中,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超前的服务模式让她颇感惊喜,“这家图书馆馆员还会主动上门为居民提供阅读服务,这跟我记忆中的传统图书馆完全不一样。”的确如此,这家社区图书馆秉承“以读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组织馆员主动进小区上门入户为居民提供各类免费的阅读服务,比如,为残疾人送书上门,入户为居民办理借书证等。
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政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束红英说:“社区将图书馆的管理、运行和服务外包,彻底改变了过去完全由政府直接兴办公共图书馆的做法,创新了政府在图书馆领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既能够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又能推动政府角色转变,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目前来看,成效已经初步显现,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人员管理、工作效率、读者满意度、运营经费等方面也都有较大改善和节约。”
什么样的社会力量最值得公共图书馆“托付”?滨湖世纪区将目光投向了迄今国内唯一一家承接图书馆全流程服务外包项目的企业——安徽儒林图书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专业”的服务质量和“公益化”的服务形式使其成为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的“大管家”。
“滨湖世纪社区图书馆是儒林在合肥图书馆服务外包领域走出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在合肥全面推广这一模式。我们希望,合肥市具有‘儒林特色’的社区图书馆能连点成片,最终成为合肥一张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化名片。”王蕾蕾说。